地平线下的四合院—陕州地坑院
双休日回了一趟爸爸的老家三门峡,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姑姑,姑姑是离休干部,住在陕州区一幢楼房的三楼。在陕州区,“观地坑窑院,沐温泉神水,尝特色小吃,品民俗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听说我想去看地坑院,已经87岁的姑姑非要给我当向导陪我一同前往。姑姑家离地坑院景区很近,姑姑说她早年就住在地坑院,向往住楼房,所以多年前落实政策分她新居时,姑姑不顾年迈坚持要住楼房,姑姑说她喜欢站在窗前或阳台上看外面的风景。
路上姑姑告诉我说地坑院是在平整的黄土地面上挖一个深六七米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深坑,然后在坑的四壁挖几孔窑洞住人,冬暖夏凉。我问姑姑,人在坑里住,怎么进出呢?姑姑说在靠近墙角的位置挖有门洞窑,里面有一条呈“L”形的斜坡通道通向地面,人们就靠这个上下出行。专家称这样的民居为“天井窑院”,当地人都叫“地坑院”,也有人称之为“地平线下的四合院”。
姑姑告诉我三门峡境内保存较好的地坑院集中在陕州的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现在许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里,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现存最早还住人的院子有200多年的历史,已住过六七代人。爸爸的老家就在张汴塬,张汴塬就是历史上的“陕塬”, 一个“塬”字,道出了陕州的地形地貌。
说话间车已行至陕州地坑院景区大门前,同行的表姐告诉我参观完景区需要一两个小时,尽管姑姑一再说之所以陪我来就是想和我多待会儿,而且还可以给我讲解,可天气寒冷加上姑姑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我就没再让姑姑陪同参观。
走进陕州地坑院景区大门,等候在此的讲解员给我们介绍了参观路线,告诉我们景区主要由21座相互打通的坑院组成,内设不同文化主题,如捶草印花、陕州剪纸、锣鼓书、澄泥砚、皮影戏、糖画、陕州婚俗表演等,全方位向世人展示地坑院的历史演变及陕州区人们的生活风貌与民俗技艺。
进入陕州地坑院民俗文化园,迎面是一幅巨型砖雕,放眼望去,图案正中是一个石柱,上书“分陕石”三个大字,“分陕石”的两边分别有两个人物,左边周公旦,右边召公奭。这幅砖雕向人们讲述了“周召分陕”的历史故事:在31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武王伐纣,商灭周兴,周武王姬发在位3年不幸因病去世,他的儿子周成王诵继位,成王当时尚且年幼,没有能力处理朝政,就由他的两位叔叔周公旦和召公奭辅政。当时天下的格局不是很稳定,周召二人就想出一个办法,决定分陕而治。“陕”即“陕塬”, 陕西省就是因陕而得名。周王朝的疆土一分为二,形成两大区域,周公旦治理陕之东,召公奭治理陕之西,由此产生了陕东和陕西,陕西省就是这么来的,陕之东属现在的河南范围内。周召二人分陕之后,在各自的区域内兢兢业业、勤政爱民,为后来周王朝走向繁荣和昌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所以周召分陕成就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成康之治。仔细观察砖雕,两边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左边有车马,右边是载歌载舞,由此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周公旦负责拓展疆土,召公奭辅佐国家朝政。据记载“分陕石”高3.5米,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最早的一块界石,曾经屹立在张汴塬上,后来几经辗转,“分陕石”已经找不到了,现藏于博物馆的“分陕石”是复制品。
进入地坑院之前,经过了文化展示大厅,通过一幅幅展板、图片,对地坑院有了初步了解。地坑院是我国四大古民居建筑(陕州地坑院、福建土楼、陕北靠山窑、北京四合院)之一,体现了穴居文化的发展。资料考证,4000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期,陕塬先民们已经掘地为穴而居,《诗经》称为“陶复陶穴”。地坑院拓展了陕塬人们的居住空间,丰富了黄土文化和黄河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活化石。
地坑院为什么在陕州地区比较多?这和陕州的地形、地势、土壤、气候分不开。陕州的地貌为台塬地貌,上面平坦,四周沟壑纵横。坑院挖在平坦的塬上,黄土黏性大、韧性好、直立性强,当地属于半干旱性气候,有利于保持黄土的干燥和坚固,使窑洞建筑经久耐用,这些都为地坑院的建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下院子,箍窑子,娶妻子,坐炕子”是流传在陕塬的民间小曲,也是无数庄稼汉的梦想。黄土塬上的人们有了地坑院就有了安定的家,男人在黄土地上耕作刨食,女人在地坑院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婚丧嫁娶、纺花织布、绣花剪纸……逐渐形成了地坑院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最早的地坑院照片,是1933年德国飞行员卡斯特从洛阳飞往西安的途中经过陕州航拍到的,他记录在自己的飞行日志中,后来被美国作家、建筑师鲁道夫斯基看到。1964年11月,鲁道夫斯基在纽约举办“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展览,选用了卡斯特航拍的地坑院图片,不久又出版了同名专著。他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详细介绍了陕塬规模宏大的地坑院,也就是从那时起,地坑院向世界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从图片上看,地坑院就像一个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大坑,地坑院的主体结构没有一砖一瓦,是生土建筑的杰出典范。
边走边看,不知不觉中我们居然走进了地坑院,感觉太神奇了。整个窑院为方形,抬头仰望天空,天似穹窿,体现出天圆地方之美。这座窑院是民居院,开挖于1878年,历时8年建成,属东震宅,共有10孔窑洞,分主窑、厨房窑、门洞窑、客窑、居住窑、储物窑、粮食窑、牲口窑、茅厕窑等,功能齐全。其中主窑、厨房窑、门洞窑的位置十分重要。主窑是地坑院中最高大宽敞的窑洞,一般高9尺5,宽9尺,通常为长辈居住,地位尊贵。主窑在外观上和别的窑有明显的区分,一门三窗,别的窑是一门两窗甚至一门一窗,门窗上面贴有各种图案的剪纸。院中有水井,有排水的“渗坑”“渗井”。屋内有连炕灶,既可做饭又可取暖,饭熟炕热,一举两得,灶火的烟囱通过土炕通向地面,称烟洞。“铁头、土腰、尾巴翘得老高”形容的就是连炕灶。院子里还栽有树木花草,树冠高出地面,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这是对地坑院最真实的写照,想领略到这番风景,只有来到陕塬地区。
讲解员告诉我们,地坑院的建造是十分讲究的,“山有去脉,水有流向,土有层纹”,营造地坑院要与山脉、水势、地气相融合,要以五行八卦和主人命脉来定方位,是风水学、建筑学、人文学的绝妙结合,是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现实体现。建造过程共分为4个步骤,概括为“向下挖坑、四壁凿洞、穿靴戴帽、美化装饰”。其他三句话都好理解,这里解释一下“穿靴戴帽”:窑洞中间厚厚的墙被称作“窑腿”,百姓生活富裕了就会购买砖和瓦,在窑洞的底端也就是“窑脚”砌上几层青砖,此为“穿靴”,一是可以起保护加固的作用,二是防止窑脚长时间被雨水浸泡侵蚀;“戴帽”指的是地坑院上面的一圈墙沿,也叫拦马墙、女儿墙,一是阻挡牲畜和儿童掉下去,二是拦截雨水往下倒灌。
在另一座婚庆窑院,我见到了曾经在《舌尖上的中国》看到过的神奇的炉灶——穿山灶,看到这犹如一列小火车似的穿山灶,眼前不由浮现出陕州人在家待客热闹非凡的婚庆场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穿山灶吧!穿山灶也叫地龙、串锅灶、七孔灶,是陕州地坑院特有的炉灶,依据“七紧八慢九消停”的说法依次盘造七至九个灶台。其意思是宴请宾客时,七个锅有些紧张,八个锅有些慢,九个锅刚刚好。我们在这个院落看到的是九孔灶,根据烹饪方法和火候要求不同,每种菜放在不同的灶眼上,九个灶可以同时做九道热菜,再配一个凉菜,这就是陕州有名的十碗席,是当地婚宴必不可少的招待客人的美味佳肴。穿山灶结构巧妙,前面最大的一个灶叫“灶头”,火在灶头里面烧,遵循热气是往上走的原理,灶台呈斜坡状依次向上,灶心相通,炉温逐减,所以前面明火旺用来蒸煮,中间炖和焖,后面用来保温。它最大的好处是饭菜可以同时出锅,即便是百余人的婚宴,也能从容不迫。它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热能,高效节约,非常科学,彰显了地坑院人的生活智慧。
天时、地利、人和,综合在一起造就了陕州地坑院这一地下民居建筑,这也说明我们的祖先非常智慧,懂得就地取材,懂得因地制宜,其颇具匠心的营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地坑院已经成为陕州的一张名片,不仅是三门峡,也是我们河南对外宣传的窗口。愿陕州特色文化在中原大地大放异彩……
文章来源:河南思客 陕州地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