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探虢博之西周玉鸮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的云探虢博,今天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件承载着三千年文明的珍贵文物——西周玉鸮。这件玉鸮虽仅有掌心大小,却是神权与王权的共生图腾,接下来,我将从它的形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等方面,带您走进这件玉鸮的前世今生。
鸮,就是猫头鹰。这件玉鸮出土于虢国国君虢仲墓,出土时位于内棺盖板上。通高约5.8厘米,采用和田青玉雕琢而成,深冰青色,大部分受沁呈黄褐色,整体为圆雕工艺,虽历经三千年岁月,依然可见匠人打磨时的匠心独运。它的整体呈直立状,头顶有冠,盘角后卷,喙部向前伸,下部有一点残缺,双翅收敛,双爪蹲伏,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眼睛,双目圆睁,瞳孔凸起,眼神深邃如炬。仿佛正在凝神蓄势,透露出一种威严而神秘的气息。
在周人“以玉比德”的观念中,玉器不仅是身份等级的象征,更是沟通天地的媒介。而动物形玉器则多用于祭祀、佩饰等用途。
商代,猫头鹰作为夜行猛禽,因其敏锐的洞察力、无声的捕猎能力及凶猛特性,被人们赋予了“战神”称号,商人将其特质与战争中的突袭、战斗力相联系,视之为勇猛善战的象征。
到了周代,人们常常被鼠害所困扰,而鸮的食物来源主要为鼠,据统计一只鸮每年可捕食上千只田鼠,为古人护住两吨粮食,其生态价值被升华到信仰层面——玉鸮不仅是贵族身份的象征,更被赋予了“驱邪护仓”的神力。至西周后期,尽管人们对鸮的崇拜逐渐衰退,但它的形象仍被保留在玉雕中,成为驱邪护佑的灵物。墓主人佩戴玉鸮之举,既为彰显威仪,亦暗含借鸮之神力护佑灵魂永生的寄托。
这件玉鸮,如同一只跨越时空的信使,将虢国的辉煌、匠心的永恒娓娓道来。愿这一件凝望三千年的玉鸮能让您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厚重与灵动。
(供稿:社会教育部)
来源: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