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沉默着走到春天 || 曲建波
疑惑很久,眼前的地坑院还是张汴塬上的地坑院吗?人流涌动,灯海如潮,在记忆里翻江倒海的搜寻,怎么也找不出眼前的画图。
我住在塬下的坡上,坡上坡下自古联姻,塬上有着不少亲戚。我舅家就在塬上,走动的次数比别人要频繁的多。
上坡到塬边需要绕过几个村子才到舅家。路过的村子树木随风轻摇,家禽追逐,干活的人赶着耕牛,却不见像我住的靠崖院。事实是他们没崖可靠,也就生不出靠崖院来,都是或长方,或正方的地坑院。
多数院落在院中间栽棵果木树,树喜阳光,一个劲往上窜,不几年就长出院子,在阳光下尽情欢愉。路过时,适逢果子成熟,看着馋人,情不自禁流出了口水。
舅家所在的村子在原来岳庙的背后,就得了个庙后村的名字。说舅家在庙后村也说得过去,准确说他住的地方叫上院,是庙后村的一个组,只有十几户人家。
舅家在村中间,可能是村里最早的人家,其它的院落依次向外排开,有一定的秩序,这与农村人讲究风水有着关联。
舅家的地坑院住着两家人,而且那家人与舅不同姓。当初啥原因两家合伙修院住在一起,已经没有人能说的清。两家人祖祖辈辈和睦相处,历经改朝换代,依旧保持着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
而今两家人口都有所增多,且这座院又是老古懂级别,屋里有些地方出现坍塌,两家人还住在一起,难处多了不少。
舅寻思着建座新院。知道建新院不容易,不建又不行。眼看孩子长大成人,他们要结婚生子,这院子咋说也是没地方安排。结婚不比别的,总不能也都挤挤吧。狠下一条心,说干就干。
选址的那天我在,舅请了一个戴着眼镜的瘦老头,说是风水先生。见他手里拿着罗盘,在地上走走停停,看看罗盘。左右走个遍,他把罗盘放到地上,以罗盘为中心,开始放线。线就是纳鞋底的绳,白生生的。拉开尺子,照风水先生说的,确定尺寸。尺寸准确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短木桩打进四个交叉点上。看木棍扎实,把线绳绑在木桩上,院的轮廓就出来了。
实实在在的土方从上挖到下七米深,成千方的土量,每一方都需运走,不能就近处理是个老大难问题。出来的土向何处去,是首当其冲要考虑的。靠村里谁家用一点,没法解决根本问题。唯一途径是让土下沟,即不占地方,对集体和个人也没有损伤。
远土就要有远土的工具。大集体时,最先进的转远工具就是架子车。架子车集体有,集体的东西不能随便用,都去用就乱套了。借没地方借,又是长远的事,舅让木匠做一辆,早晚用起来方便。
开始挖觉得还可以,在地表上,延线把土翻出来,不觉得怎么费劲。一锨一锨撂到线外,不慌不忙,慢慢来,修院是急不得的。吃过饭,干那么一会,看着出晌的时间到了,把锨一扔,赶紧就去地里。
大集体不比现在,靠工分吃饭,不干就没有工分,没有工分就分不到粮食,年底就没有分红。再者,大集体也不是你不想干就不干了,干部有适当安排,可以说一个罗卜一坑,你不干叫谁干。当然,干部也不是不尽人情,农活闲时,对正在修院的人会照顾一些。再说,那时吃的紧张,多数人还不想放弃挣工分的机会。
舅修院很少耽误干农活。起早一点挖土,睡晚一点挖土,天阴下雨,冬天没有农活时他都在挖土。挖到一人深时,撂土就困难了,他用担子担。把土装进筐里,担上去倒进架子车。架子车装满,推起来倒进沟里。
看着那么厚实的土层,熬煎。舅断断续续干了半年,也就挖二米深,离完工还差的太远,看来这修院真不是一个人干的活。
表兄上学不在家,几个表姐妹帮不上什么忙,真是难为舅了。
冬闲少农活,伯和近门的亲戚都到舅家,集中起来好好干几天。挖的挖,担的担,运土的运土,进度飞快。再深一些,担着费劲,就在院上的一角搭起辘轳,把土从下面吊上来。相对省劲不少,速度快的太多。
村里与舅关系好的也来帮忙。人多不仅力量强大,都在想着各种省力的办法。
幻想着能用机械挖土该有多好。有电,缺乏机械。卷扬机有卖,那时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哪有钱去买机器。运用大型机械设备想都不敢想,多少人连见都是没见过的。
修院没有省力的方法,凭着人的一身力气,改变家庭的生活条件。
挖深处土方时,院的一边留有斜坡,方便人与工具上下。斜坡没挖之前,在院里定好的方位挖门洞,门洞是出入地坑院的通道必不可少。门洞螺旋壮,因坡势陡,用石块做台阶,平日上下省劲,下雨天防滑。
门洞畅通,把留的斜坡挖掉就开始打窑洞。比起院里的土,窑洞的土少得多。先打两个窑洞,风吹日晒慢慢干着就能住人,余下的偷空再打。
地坑院从动土到完工,花费的时间少则三年,多就说不清了。舅起早贪黑几年下来,虽然没有垮掉,身体是大不如前,不到四十岁已经显得苍老。住到院里舅才算舒口气,也许这就是他一生留给儿女最宝贵的遗产。这遗产不仅是物质,更是精神。
地坑院,以“大胆的创作、洗练的手法、抽象的语言、严密的造型”逐渐受到外界人士的青睐,沉默千年的地坑院迎来了它的春天。
张汴塬北营村地坑院景区建成对外开放,使其声名大振。古朴之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彰显了地坑院的新风貌。
塬上的地坑院不仅仅是一种荣耀,更多的是带着塬上人走向辉煌、走向鼎盛。
文章来源:作家故事 陕州地坑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