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塬上的窑洞式民居|姚千文
陕州地坑院景区的成功打造,让中国农民生土建筑的地平线下古村落,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奇特的居民建筑——地坑院,以奇特朴真享誉中外。这一黄土塬特有的,从史前一直延续至今的奇特建筑居址得到保护和延续,我很是欣慰,高兴之余想就窑洞式民居这一建筑文化遗产的成因、分布、发展、特点、民俗文化、年代以及与仰韶文化时期的居址关系,谈一些浅见,就教于各位方家。
陕塬古代的地理环境
陕塬北部是黄土塬和黄土丘陵,南至崤山、熊耳山脉的北坡附近。这里黄土塬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黄土是在早更新世、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堆积形成,是介于典型褐土和黄潮土之间的农耕土壤,其成因主要有冲积、洪积和坡积的不同类型。
黄土地貌有黄土塬、黄土丘陵、黄土低山和黄土冲沟等主要类型。它们的形态、成因和分布各具特征,在利用和改造方面,特别是先民在农业生产和居住利用上有着明显的不同特点。
黄土塬是沿黄河河谷阶地的后缘呈东西向带状分布的,面积约350余平方公里。这里较大的黄土塬是陕州区的张村塬、张汴塬、东凡塬,塬面均向北微倾,坡度1~2米,特点是塬面较大,形态较完整,是窑洞式民居的主要分布区。
陕塬早期的自然地理条件总的来说是北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属于半干旱性气候,特点是凉爽干燥,四季分明,黄土疏松而微含碱性,适于旱作农业的发展,而天然的黄土层又是华夏文明初期的天然建筑材料和生产材料。
该区开发较早,是我国人类文明早期发祥地区之一,驰名中外的仰韶文化遗存遍布在境内,远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原始农耕作业,是我国古代农业中心之一。
窑洞式民居的类型与分布
从窑洞村落的选址布局来看,体现了人们因地就势,借助自然地形的特点,利用黄土壁立不倒的特性而挖掘的拱形穴居式住宅。陕塬窑洞式民居的主要类型有地坑窑院、靠崖窑院及平地锢窑,锢窑数目远远少于前两种。
地坑窑院又称“下沉式窑居”、“天井窑院”或“地窨院”;靠崖窑院又称“冲沟式窑院”或“沿山式窑院”;锢窑又称“覆式土窑”。
地坑窑院主要分布在陕塬上的张村、张汴、东凡三大塬上,面积较大、地势平坦,形态较完整,现存地坑院村落100余个,有地坑院12000余座,保存最完整现存时间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这种神秘、奇特的民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陕塬的靠崖窑院主要分布在黄土塬的北部黄河南岸的黄土山坡脚下,丘陵、山崖、干涸河道两岸以及黄土冲沟两岸等的塬壁。这种院落在陕州区农村有人烟的地方随处可见,数目远远大于地坑院,有近4万余座。
窑洞式民居的面貌及特点
先民们选择居住,首先是对自然条件的选择,总是考虑有利于生产、生活、交通、安全、防御敌人等方面的条件,有选择高岗、近水、向阳而居的习惯。所以人口密度和自然条件的优劣是相关的,往往是自然条件好的地区,考古发现的古遗址比较多、面积大、范围广。
陕州区黄河南岸的黄土层一般厚达50~150米左右,主要以石英和粉砂构成,少数地带黄土层里夹杂有很薄的料礓石,具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世代生息在这古老黄土塬上的人们利用黄土特性,就地取材,创造性挖掘出了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各种需要的窑洞院落。
地坑窑院,是在黄土塬平坦的地面向下挖6~7米深,长9×6米,宽15×12米等的长方形或9×9米等的正方形土坑作为院子,然后在土坑的四壁挖8~14个窑洞,分别作为主窑、客窑、厨窑、居住窑、牲畜窑、杂物窑等,其中一孔窑作为门洞通过斜坡台阶与地面相连,供人畜及物上下出入通行。
门洞窑多数只有一道大门(也叫锁门),有的做两道门,分称为大门和二门,旧时妇女的活动范围限定在大门内、二门外。在门洞窑一侧挖一个拐窑,再向下挖深二三十米的直径1米的水井,供人们生活取水,水的来源全靠雨水,下雨天人们将门洞流下的雨水引进井中,沉淀后使用。地坑院心是在比院子边长窄2米左右的基础上向下挖30公分左右,再在偏角(一般东南角居多)挖一眼4~6米深,直径1米左右的水坑(井),坑(井)底下垫炉渣,上面用青石板盖上,供雨水及污水排渗之用。
陕州区的三道源上星罗棋布地散落着数以万计的潜掩于地下的下沉式四合院组成的村落,不受地形限制,只需保持户与户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就可以成排、成行或散点式布置。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屋,走进村庄看到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黄土塬最为独特的地下村庄,形成了“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的奇特景观,人们称之为“地平线下的村庄”。
靠崖窑院,一般修建在山沟、河流两岸的台地上,沿沟式窑洞为多。修建时根据山坡么度和崖地的高低,或从半坡或从崖顶垂直向下切挖,形成一个垂直的崖面,然后在崖壁向纵深挖掘窑洞,窑洞多少取决于家庭状况、人口多少、崖面宽窄等。崖势高的院子为防止崖顶塌方,大部分顶上切有二层台,有的修两个或三个二层台。
靠崖窑院较地坑窑院容易修造。家境好的人家修造很讲究,境况不好的人家,用木栅栏作为院墙,有的没有院墙只是窑门上锁,还有的靠崖院简直不能称之为院,随意在半崖上挖几个孔洞,不加任何修饰,算是有个避风遮雨睡觉的地方,生活境况有原始人类野居山洞的遗风。
靠崖窑院一般没有吃水井和污水井,吃水要下到沟底去,人挑牲畜驮。早期人们多将窑院建在洪水侵袭线以上,同时又尽可能靠近水源以方便人畜用水,少数也有挖井取水的。靠崖窑院一般建在不宜耕种的沟坡较陡的阳面,各家院落以向阳的2~5孔靠崖窑为主窑,配以猪、羊圈舍、厕所、院墙及门楼,组成一个基本单元。
靠崖窑院最大的特点是节约土地,接近水源,开凿方便、省工省料,安静避风,缺点是住所与耕地之间的交通不便,较闭塞,衣食住行不方便。陕州区的靠崖窑院不成规模,连线成片的院落不多。
锢窑,是仿地窑式样用砖、石、土坯在地上筑拱而成。一般就地取土或从它处取土,夯筑窑腿,在一定尺寸的两腿之上筑拱成窑,窑顶填土夯平实。在仰韶和龙山文化房屋遗址中,出土许多有夯窝的筑土墙。
年代以及与仰韶文化时期的居址关系
早期人类靠稍加敲击的石块之类的极为粗糙简单的工具,刮削兽皮、切割兽肉,砍砸兽骨和坚硬的果实,割断树枝,挖掘根块,对自然界展开艰苦的斗争,过着狩猎而兼采集的原始生活。此时的人类居无定所,以住天然形成的洞穴为主,这是早期人类居住的窑洞。
人类自觉营造观念的产生,大约起源于氏族社会之初、新石器时代早期。黄河流域筑穴而居所建的“窟室”,则是建筑发生的渊源之一。
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古陕州人类居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仰韶文化是1921年在豫西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首次发现而命名的,它揭开了中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的第一页,豫西地区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存还有陕州区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
资料考证,4000多年前的轩辕黄帝时期,陕塬先民们已经掘地穴居,《诗经》称为“陶复陶穴”,地坑院有6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地坑院的雏形。
仰韶文化的特征,一是以原始农业为主要经济形式;二是房屋建筑,早期均为圆形或方形的地穴,半地穴式窝棚,中晚期则渐渐出现浅地穴和地面起建的圆形或方形房子。因此,根椐丰实多样的仰韶文化房屋资料,有人探讨了营造技术的发展,并提出了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建筑由穴居—半穴居—地面单间建筑—地面多间建筑的发展序列。陕州区属黄河中游,符合这一发展规律。
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发掘出的两座方形圆角半地穴式居址是豫西仰韶文化中最常见的住屋形式,而在遗址中出土的用于翻土、挖土的打制石锄、石铲,特别是有一类磨制的大型舌形或心形的石铲,为这种地穴式建筑的挖凿提供了较为先进的工具。
另外,在庙底沟二期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种新的挖土工具——双齿木叉形木耒,在庙底沟遗址的灰坑壁上就留有这种工具的痕迹。由于仰韶文化时期,人类经营原始农业,所使用的工具主要是石斧、锄、铲之类,在平坦的塬面上,人们没有冲沟、崖地可利用,而木材资源又非常匮乏,人类在长期农耕过程中逐步了解在黄土地上挖地凿洞相对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创造了最原始最具特点的潜掩地下的建筑,这就是仰韶文化时期地坑居穴、灰坑、窖穴、陶窑、墓穴等地坑式建筑居多的原因。
由此可见,窑洞式建筑主要形成、发展于仰韶文化时期。陕州区近百个村落的万余座地坑院,就集中分布在三大塬区上。而陕州区的塬区,正处在仰韶文化遗址上,仰韶文化时期,正是人类穴居文化的成熟阶段。因此,地坑院也被称为“人类穴居发展演变的实物见证。”
目前现状
由于地坑式窑院、靠崖式窑院存在采光差、通风不良、塌顶、渗水,住所与耕地间的交通不便利,也较闭塞等缺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追求出入方便,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逐步从地下走向地上,在窑居村落中“弃窑建屋”势不可挡,特别在陕塬的原东凡、宜村两个乡出现了大量的填院建楼房、填院复垦的现象,地坑院慢慢在废弃,它将逐步淡出历史,变成人们遥远而美好的回忆。
然而,这种窑洞式民居,是天人合一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印记,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几千年,窑洞是黄土塬的产物,是黄土塬上的居住形式,它记录了黄土塬上人类生存、发展的历史。这是我们先民的发明和创造,从古至今延续几千年的建筑文化遗产,怎么就这样让它淡出历史呢?
因此,如何改变观念,使人们能认识到其环境景观的优越性,保护窑居这一生态土建筑,改善窑居环境,节约用地,并使人们能自愿地开发利用窑居资源,使窑洞民居在21世纪走向可持续发展,就成了一个颇值得我们深思和深入探讨的课题。
值得庆幸的是,陕州区委区政府在这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2016年区委区政府在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精心打造了以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为依托,以地坑院民居建筑为载体,以民俗文化为灵魂,以矿温泉水开发为提升要素,展现出了地坑院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形式,体现了陕州乡村的古朴魅力和传统韵味的陕州地坑院景区,规划面积达23平方公里。地坑院景区打造成功后被评为中国五大神秘古村落之一,景区所在村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2017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列为中国“互联网”智慧乡村游景区。从而使“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的地坑院这一中国人最后的“穴居”式民居得以保护和延续。
文章来源:河南思客 陕州地坑院公众号